文章来源:http://www.cna.com.tw/news/acn/201808280145-1.aspx
(中央社紐約27日綜合外電報導)「華爾街日報」(WSJ)報導,在貿易緊張局勢升溫下,在中國的投資正在萎縮。基礎建設是扭轉局面的關鍵,不過可能比外表看來更為棘手。
北京政府不想藉廉價信貸注入經濟來支撐成長。要知道這將有多困難,看看中國的公路和鐵路就可窺知一二。
中國是全球基礎建設重達800磅的大猩猩。它的建設實力滲入流行文化,在災難片「2012」中,人類靠中國打造的巨型船隻躲過海平面上升浩劫。然而,近期中國基礎建設幾乎都停了下來。
中國地方政府占有這樣基礎建設投資的大宗,到目前為止藉兩種主要方式籌集資金。其中最普遍方式,一直是設立所謂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(LGFV)。
這些資產負債表外機構在金融危機後迅速增長,當時這些地方政府被要求投資數十億美元以振興經濟。
中國中央政府去年起,針對這樣不透明的借貸展開嚴打,並對龐大且可能的貪腐感到惶恐。過去4個月來,LGFV債券資金淨流出就高達190億美元。最近這些日子,北京政府偏好地方政府透過現在合法的市政債券市場登記借貸。但問題是,評級較低和較小城市大部分被阻擋在外。
因此,雖然中國7月市政債券淨發行達3月的3倍之多,但投資卻依然放緩。今年前7個月不含發電和加熱的基礎建設投資相較去年同期僅增加5.7%,明顯慢於2017年前7個月的19%年增率。
中國一家西部國營企業驚傳債務違約,加深更多LGFV債券違約和公司債市場賣壓加劇的景象,進一步傷害中國的投資。到最後,大城市和省分透過市政債券籌集的所有現金將開始被過濾掉。
同時,投資萎縮恐將更形嚴重,增添北京政府壓力以放寬借貸條件,導致人民幣初期反彈走勢難以延續。這意味著,中國的負債與國內生產毛額比(debt-to-GDP ratio),繼去年小幅下降後,明年可能再度回升。(譯者:徐睿承/核稿:陳昱婷)1070828
關鍵字標籤:...
|